多巴胺受体D1、D2和D4调节丘脑网状核的电突触和兴奋性

多巴胺受体在丘脑网状核中的调控作用:一项关于神经元兴奋性与电突触的研究 学术背景 丘脑网状核(Thalamic Reticular Nucleus, TRN)是大脑中一个重要的抑制性神经元网络,负责调控丘脑与皮层之间的感觉信息传递。TRN神经元通过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s)相互连接,形成密集的耦合网络,这种电突触在神经元同步放电、信号传递和网络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多巴胺(dopamine, DA)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广泛参与注意力、奖赏和运动控制等过程。TRN接受来自中脑的多巴胺能输入,并表达高浓度的D1和D4受体。然而,多巴胺如何直接影响TRN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电突触强度,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本研究旨在揭示多巴胺通过其受体(D1、D2和D4)对TRN神经元兴奋性和...

衰老和抗氧化剂处理对蝗虫扩散性去极化恢复的影响

衰老与抗氧化剂对蝗虫扩散性去极化恢复的影响 学术背景 扩散性去极化(Spreading Depolarization, SD)是一种在哺乳动物和昆虫中暂时关闭神经处理的现象。在人类中,SD与多种病理状态相关,如偏头痛先兆和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死亡。然而,在昆虫中,SD被认为是一种在环境挑战下暂时保存能量的机制。尽管SD在哺乳动物和昆虫中的表现不同,但其潜在的机制可能相似。年龄是影响SD后果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人类中,老年患者对SD的恢复能力较差。然而,关于年龄如何影响昆虫模型中的SD恢复,以及氧化应激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年龄对蝗虫模型中SD恢复的影响,并研究氧化应激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使用蝗虫作为模型,研究人员希望揭示SD在昆虫和哺乳动物中的共同机制,并...

APOBEC3C介导的NF-κB激活增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进展

APOBEC3C介导的NF-κB激活增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进展 学术背景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是肾癌中最常见的亚型,占所有肾癌病例的约75%。尽管免疫疗法在治疗CCRCC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但转移性CCRCC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因此,深入理解CCRCC进展的分子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多种癌症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然而,NF-κB在CCRCC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此外,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 RBPs)在转录后调控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但其在CCRCC中的功能研究仍较为有限。 APOBEC3C(A3C)...

WWP1通过调节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的氧化还原状态调控TXINP的泛素化降解

WWP1通过调控TXNIP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的氧化还原状态 背景介绍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其特点是未成熟的白血病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尽管近年来AML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较低,尤其是对于复发或难治性患者。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机制是当前AML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氧化还原稳态(redox homeostasis)在细胞代谢和生存中起着关键作用。活性氧(ROS)的积累会导致DNA损伤和细胞凋亡,而抗氧化系统(如谷胱甘肽和硫氧还蛋白系统)则通过清除ROS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是硫氧还蛋白(TRX)的内源性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TRX的还原酶活性来增加ROS的产生,从而破坏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

使用多重液滴数字PCR检测八种癌症的方法

多癌种检测的多重液滴数字PCR甲基化检测方法 背景介绍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报告的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尽管许多癌症在早期发现和治疗时可以治愈,但许多患者仍被诊断为晚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仅针对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开展了筛查项目,而其他癌症类型缺乏有效的早期检测手段。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癌症的早期诊断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一种在癌症早期就发生改变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与突变不同,甲基化模式在癌症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差异在癌症发生早期就已出现,因此甲基化检测被认为是早期癌症诊断的理想工具。近年来,液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

细胞系模型中雌激素受体α替代启动子的动态甲基化和表达与氟维司群耐药性的相关性

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启动子甲基化与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化研究 背景介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中约75%的乳腺癌患者表达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符号ESR1)。ERα不仅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标志物,也是内分泌治疗的关键靶点。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SERMs)如他莫昔芬(Tamoxifen),以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egraders, SERDs)如氟维司群(Fulvestrant)。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后,肿瘤往往会发展出耐药性,...

大鼠体内通过血脑屏障的伊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递送研究

通过血脑屏障递送酶替代疗法治疗亨特综合征 背景介绍 亨特综合征(Mucopolysaccharidosis II, MPS I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由iduronate-2-sulfatase (IDS)酶缺乏引起。这种酶的缺乏导致糖胺聚糖(如硫酸乙酰肝素和硫酸皮肤素)在细胞和组织中积累,进而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病变。尽管酶替代疗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在治疗周围组织症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存在,传统的静脉注射ERT无法有效缓解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变。 血脑屏障是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紧密连接形成的,能够阻止大多数大分子物质进入大脑。因此,如何将大分子药物(...

血浆S100β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和认知衰退的预测因子

血浆S100β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和认知衰退的预测标志物 学术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其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沉积和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tau)聚集。这些病理变化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逐渐衰退,通常在病理出现多年后才被临床察觉。尽管目前有超过140种干预措施在180多项AD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但仅有7种药物获得FDA批准用于AD患者。这些药物(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利斯的明和美金刚)在6-12个月内提供有限的认知改善效果。近年来,针对Aβ的抗体药物(如aducanumab、lecanemab和donanemab)在减少Aβ病理和延缓认知衰退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些药物可能引发脑水肿和微出血等副作用,且其...

BOK在Ser-8位点的磷酸化阻断其抑制IP3R介导的钙动员能力

BOK蛋白在钙信号调控中的新角色 背景介绍 BOK(Bcl-2-related ovarian killer)是Bcl-2蛋白家族的一员,长期以来被认为在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OK可能还具有非凋亡功能,特别是在钙离子(Ca²⁺)信号调控中。钙离子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内质网(ER)是细胞内主要的钙离子储存库,而IP3受体(IP3R)是调控内质网钙离子释放的关键通道。BOK与IP3R的结合已被证实,但其对IP3R功能的直接影响尚不明确。此外,BOK的丝氨酸-8(Ser-8)位点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磷酸化位点,但其功能意义尚未被充分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BOK及其磷酸化对IP3R介导的钙离子释放的调控作用,特别是通过Ser-8...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自噬和炎症中的作用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自噬和炎症中的作用 背景介绍 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溶酶体降解过程,在细胞成分更新和细胞稳态维持中起关键作用。自噬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癌症、炎症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表观遗传修饰(epigenetic modifications)在自噬调控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其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histone demethylases, KDMs)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被认为在自噬和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KDMs在自噬和炎症中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文旨在系统综述KDMs在自噬和炎症中的调控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来源 本文由Yaoyao Ma、Wenting Lv、Yi Guo等多位作者共同撰写,作者来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