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斑秃和白癜风患者共病患病率与发病率研究

日本皮肤病患者的共病流行率和发病率研究

学术背景

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银屑病(Psoriasis)、斑秃(Alopecia Areata, AA)和白癜风(Vitiligo)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或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这些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常常伴随着多种共病,包括感染、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尽管有大量研究表明这些皮肤病与共病之间存在关联,但针对日本患者群体的研究仍然有限。特别是在日本这个具有独特人口结构和医疗体系的国家,皮肤病患者的共病模式可能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一项基于日本医疗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这些皮肤病患者中某些特定共病的流行率和发病率。

论文来源

这项研究由Pfizer Japan Inc.Fukuok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第一作者为Yue MaMotohiko Chachin,通讯作者为Tomohiro Hirose。论文于2025年1月10日接受,并发表在Journal of Dermatology期刊上,DOI为10.11111346-8138.17643。


研究流程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该研究使用了日本医疗数据中心(JMDC)的医疗保险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日本中大型企业员工及其家属的医疗记录。研究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20年12月,共分析了12,136,472名个体的数据。研究设计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对象为在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被诊断为AD、银屑病、AA或白癜风的患者。每个皮肤病患者组与无相应皮肤病的对照组进行1:1匹配,匹配条件包括年龄、性别和诊断时间。

研究对象与纳入标准

  • 皮肤病患者组:患者需在数据库中有至少两次不同月份的诊断记录,且至少一次记录在数据库进入后12个月以上。此外,AD患者需在诊断后一个月内接受至少两次治疗,包括局部皮质类固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或dupilumab等。
  • 对照组:无相应皮肤病诊断记录的患者,且与皮肤病组按年龄、性别和诊断月份匹配。

研究变量与测量指标

研究的主要变量包括以下几类共病: - 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等。 - 感染:如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带状疱疹、结核病等。 - 恶性肿瘤: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和淋巴瘤等。 - 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中风、静脉血栓栓塞(VTE)等。

数据统计与分析

研究计算了各共病的流行率(基线期)和发病率(随访期)。发病率以每10万人年(person-years, PY)为单位,采用泊松分布计算95%置信区间(CI)。此外,研究还按年龄组(0-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进行了分层分析。


主要结果

共病流行率

研究发现,皮肤病患者的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例如: - AD组:过敏性鼻炎(47% vs 37%)、结膜炎(33% vs 23%)、哮喘(27% vs 20%)。 - 银屑病组:过敏性鼻炎(35% vs 28%)、结膜炎(21% vs 17%)。 - AA组:过敏性鼻炎(40% vs 31%)、结膜炎(26% vs 19%)。 - 白癜风组:过敏性鼻炎(45% vs 36%)、结膜炎(30% vs 22%)。

此外,皮肤病患者组的感染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别是病毒感染(AD组:22% vs 15%)和真菌感染(银屑病组:17% vs 5%)。

共病发病率

  • 心血管事件:AD组和银屑病组的VTE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D组:51.4/10万PY;对照组:31.7/10万PY;银屑病组:172.7/10万PY;对照组:92.5/10万PY)。
  • 恶性肿瘤:AD组和银屑病组的淋巴瘤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D组:13.8/10万PY;对照组:5.7/10万PY;银屑病组:50.6/10万PY;对照组:17.2/10万PY)。
  • 感染:所有皮肤病组的带状疱疹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D组:740.9/10万PY;对照组:397.6/10万PY;银屑病组:951.9/10万PY;对照组:703.6/10万PY)。

研究结论

该研究表明,日本患有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的患者中,心血管事件、恶性肿瘤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无皮肤病的人群。特别是AD和银屑病患者,其淋巴瘤和带状疱疹的风险显著增加。这些发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提示在管理这些皮肤病时需特别关注共病的风险。


研究的亮点

  1. 数据规模大:研究基于日本JMDC数据库,纳入了超过1200万人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 共病全面分析:研究不仅关注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还详细分析了感染等共病。
  3. 年龄分层分析:按年龄组分层的发病率分析,为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共病管理提供了更细致的指导。
  4. 日本独特视角:这是针对日本患者的首次大规模共病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这项研究为日本皮肤病患者共病的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对AD和银屑病患者的长期监测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此外,研究结果还提示需要进一步探讨皮肤病与共病之间的因果关联,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