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丘脑切开术在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患者中能够重新平衡异常的功能层级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治疗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的研究:功能层次结构的重塑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不自主震颤,尤其是在执行特定任务时表现明显。尽管传统药物治疗和深部脑刺激术(DBS)在缓解症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患者而言,治疗选择依然有限。本文研究了利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进行丘脑射频消融术(Thalamotomy)对患者脑功能框架和功能层次结构的影响,以探索其在治疗特发性震颤中的机制与价值。 研究背景及目的 特发性震颤的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主要特征是脑部功能连接的异常。已有研究表明,脑功能组织通常遵循严格的层次化原则(Hierarchical Principles),而此...

治疗ALS的奈比洛尔与多奈哌齐组合疗法研究

针对ALS的联合药物治疗:Nebivolol与Donepezil的多靶点作用研究 背景与研究目的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脊髓和大脑中的运动神经元进行性丧失,导致严重的肌肉萎缩、运动功能衰退,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现有治疗ALS的两种FDA批准药物Riluzole和Edaravone仅能延长几个月的生存期,且对功能改善效果有限。这一现状凸显了研发新疗法的紧迫性。ALS的病理机制复杂,包括炎症反应、兴奋性毒性(glutamate excitotoxicity)、氧化应激等多因素作用,给药物开发带来挑战。 本研究由Dr. Noah Biotech Inc.的研究团队主导,旨在开发一种联合药物,靶...

NRG1 III型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中持续性过表达对SOD1 G93A小鼠的ALS病理无治疗作用

持续性NRG1 III型在SOD1G93A小鼠中过表达对ALS相关病理的影响 背景与研究动机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影响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的毁灭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逐步的肌肉麻痹和最终的死亡。当前没有能够显著延缓或阻止ALS病程的有效治疗方法。尽管多个ALS小鼠模型(如携带突变SOD1基因的小鼠)在药物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临床试验中的转化效果有限。ALS的复杂发病机制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样的生长因子,Neuregulin-1(NRG1)具有多效性调节功能,并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髓鞘形成和突触发生等。尽管病毒介导的NRG1 III型基因治疗在某些ALS小鼠模型中展现出...

静脉注射普遍表达C1ORF194基因的AAV9载体改善C1ORF194敲除小鼠的CMT样神经病变

基于AAV9载体的C1ORF194基因治疗改善CMT样神经病变的研究 背景与研究动机 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遗传异质性极高的罕见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其特征是逐渐进展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伴随感觉功能缺失。尽管已有大量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投入,目前尚无针对任何类型CMT的FDA批准疗法。CMT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超过100种基因的突变,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与治疗潜力至关重要。 本研究团队此前鉴定了一个新型致病基因C1ORF194,该基因可能作为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蛋白,在钙离子稳态调节和CMT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探讨该基因的治疗潜力,作者开发了C1ORF194敲除(C1ORF194-/-)小鼠模型,用于模拟CMT病理表型。本研究基于腺相关病毒9型(AAV9)...

GYS1反义疗法在Lafora病小鼠模型中预防致病聚集体和癫痫样放电

GYS1反义治疗抑制Lafora病小鼠模型中的致病聚集物和癫痫样放电 背景与研究目的 Lafora病(Lafora Disease, LD)是一种毁灭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以青少年期的癫痫和迅速发展的痴呆为特征。患者主要携带EPM2A或EPM2B基因突变,这些基因分别编码糖原磷酸酶Laforin和E3泛素连接酶Malin,这两种酶在调节体内糖原储存中发挥关键作用。当这些蛋白功能丧失时,导致异常糖原分子(Lafora小体,Lafora Bodies, LBs)的积聚。这些Lafora小体,尤其是在脑内的聚集,会引发癫痫发作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然而,目前尚无针对Lafora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患者平均在首次发病后11年内死亡。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证明通过减少糖原合成可有效减少小鼠模型中的LBs聚...

D1R-5-HT2AR解耦通过HDAC信号传导减轻抑郁行为

D1R-5-HT2AR 解偶联通过 HDAC 信号传导缓解抑郁行为 研究背景 重度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威胁生命的心理疾病,与不良的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尽管现有多种治疗抑郁的方法,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但许多患者对这些治疗反应不佳,甚至对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抗抑郁药物表现出耐药性。这种局限性促使科学家寻找新的治疗途径。 多巴胺(Dopamine, DA)和5-羟色胺(Serotonin, 5-HT)信号通路是与情绪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重要神经递质系统。现有研究表明,多巴胺受体1(D1R)和5-羟色胺受体2A(5-HT2AR)在抑郁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这些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抑郁中...

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红细胞 MHC-I 结合物

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红细胞 MHC-I 结合物

开发新型红细胞-MHC-I偶联体用于癌症治疗:一种革命性的免疫疗法 研究背景:传统角色与新发现的潜力 红细胞(erythrocytes)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细胞,约占成人总细胞数的70%。它们主要被认为是氧气运输的载体,但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红细胞在免疫系统调控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细胞缺乏细胞核,具有生物相容性、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以及柔韧的细胞膜,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此前的研究表明,红细胞能与化学因子、核酸和病原体等免疫相关分子相互作用,例如通过表达达菲抗原受体(DARC)调节炎症信号。此外,某些病理条件下,红细胞可以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这提示其在免疫调控中的潜在作用。 MHC-I分子在癌症免疫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已有研究探索了基因工程改造的红细胞用于抗癌治疗的可能性,...

脂肪源干细胞作为促凋亡溶瘤黏病毒载体:穿越血脑屏障和治疗小鼠胶质瘤

跨越血脑屏障:脂肪源性干细胞作为载体的促凋亡溶瘤黏病毒治疗小鼠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简称GBM)是最具侵袭性和恶性程度的脑肿瘤之一,具有极高的复发率和极差的预后。GBM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即使经过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常规疗法的多重干预,患者的平均存活率依然低于两年。GBM的高复发率主要归因于肿瘤干细胞,即所谓的脑肿瘤起始细胞(brain tumor initiating cells,BTICs),这些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和抗药性,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耐药性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 OVs)疗法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前沿。溶瘤病毒是一类选择性侵袭癌细胞并诱导其凋亡的弱致病病毒。研究发现,基因改造...

抑制性FCγ受体缺失增强CD8 T细胞干性,提高抗PD-1疗法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响应

抑制性Fcγ受体的删除增强CD8 T细胞干性,增加抗PD-1疗法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响应性 背景与研究目的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4.6个月。尽管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在其他癌症中取得显著成效,但在GBM治疗中的效果却十分有限。造成这种疗效差的主要原因是GBM特有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其受血脑屏障的保护,导致抗原呈递能力减弱并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即使T细胞成功浸润肿瘤,往往也会因多种免疫抑制因素而发生“衰竭”。 近年来...

精胺-eif5a轴在通过翻译控制激活肌肉干细胞中的关键作用

肌肉干细胞活化的代谢调控新发现:Spermidine-eIF5A轴的关键作用 背景与研究目标 骨骼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 SCs)是成体骨骼肌的主要干细胞类型,其在损伤修复中发挥核心作用。然而,休眠状态的卫星细胞(qSCs)的激活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尤其是在代谢和蛋白翻译控制方面。已有研究表明,qSCs激活需经历代谢重编程过程,但其如何协调代谢变化与蛋白合成仍然未知。本研究旨在揭示一种关键代谢途径,即多胺代谢对SC激活的调控作用,并深入分析其机制。 研究来源 本文由张倩莹等研究人员完成,研究单位包括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等机构。论文发表于2024年《Cell Discovery》期刊,DOI为10.1038/s41421-024-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