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PS1 小鼠研究揭示慢性诱发癫痫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

APP/PS1 小鼠研究揭示慢性诱发癫痫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 背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全球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影响超过5500万人。AD 的典型病理特征是脑内淀粉样β(Aβ)沉积。尽管对于 Aβ 沉积和其引起的机制在 AD 的诊断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大量证据表明,Aβ 沉积并不仅仅是 AD 进展的唯一原因。因而,研究早期 AD 阶段在无 Aβ 斑块沉积前的病理机制对于理解和治疗 AD 至关重要。 5%的 AD 病例发生在65岁之前,被认为是早发性 AD(EOAD)。这些病例常伴有颞叶癫痫,近年来癫痫在 AD 中作为一种未被充分研究的并发症逐渐受到重视。不幸的是,癫痫如何直接影响 AD 的进展和症状严重性仍然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在 AD 早期...

中枢性补体C3a受体对LPS诱导抑郁样行为的调节机制

中枢性补体C3a受体对LPS诱导抑郁样行为的调节机制 引言 随着全球抑郁症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主要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已成为全球首要的致残原因之一。抑郁症的症状、治疗效果和生物学相关性呈现出极大的异质性,反映了该疾病复杂的病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在抑郁症致病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许多与免疫相关的基因被认为是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并且抑郁症患者表现出免疫失调状态。此外,某些抗炎治疗已显示出抗抑郁效果,并且基于免疫的治疗方法已经被提出作为特定抑郁症患者群体的精准医学方案。然而,免疫因子如何促进抑郁的机制仍不清楚。 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 PFC),特别是对应于啮齿动物中的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

颞叶癫痫中的非典型连接组拓扑和信号流动

颞叶癫痫中的非典型连接组拓扑和信号流动

癫痫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是成人最常见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类型。在这一领域,已有很多研究指向TLE不仅涉及内侧颞叶的病理变化,还影响到大脑广泛的结构和功能。在这篇关于TLE的科学报告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一篇由Kexie等人撰写,并在《Progress in Neurobiology》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探索了TLE患者大脑功能拓扑结构和信号流动模式的异常,提供了新的洞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TLE相关的颞叶病理和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背景 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药物耐受性癫痫,主要与内侧颞叶病理相关。然而,近期研究表明,TLE对大脑广泛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超越了颞叶,尤其是涉及到认知功能中的记忆能力。现有的研究发现,TLE...

解析中枢LEAP-2对食物摄入的影响及其对伏隔核多巴胺释放的作用

解析中枢LEAP-2对食物摄入的影响及其对伏隔核多巴胺释放的作用 背景介绍 肠-脑肽(gut-brain peptide)胃饥饿素(ghrelin)及其受体已经被确立为调节饥饿和奖励处理的重要因素。然而,作为胃饥饿素受体倒向激动剂(inverse agonist)的肝表达抗菌肽2(Liver-expressed antimicrobial peptide 2,Leap2)才刚刚开始受到关注。以往的研究表明,胃饥饿素能增强奖励相关行为,而合成的胃饥饿素受体拮抗剂能够削弱这种行为。Leap2的中枢作用和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这个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Leap2在小鼠中枢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其在奖励相关行为中的角色,以期为肥胖及其他奖励相关的精神和神经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来源 本研究论文由Maxim...

背侧纹状体黑皮质系统与杏仁核中央核协调实现对目标导向和刚性行为的控制

这篇学术论文由Elizabeth C. Heaton、Esther H. Seo、Laura M. Butkovich、Sophie T. Yount和Shannon L. Gourley等研究人员撰写,主要探讨了背侧纹状体黑皮素系统在控制目标导向行为与不灵活行为中的作用,特别是在背外侧纹状体内抑制习惯行为方面。这项研究发表在《Progress in Neurobiology》2024年第238期(文章编号: 102629),并于2024年5月17日在线发布。 研究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需要根据新的信息来修改熟悉的行为,例如当遇到道路施工时,司机可能需要放弃原本熟悉的路线而选择新的路线。背内侧纹状体(Dorsomedial Striatum,DMS)在这种行为灵活性的实现中发挥重要作用。...

癌症和游离DNA中的全基因组重复序列全景

癌症和游离DNA中的全基因组重复序列全景

癌症和游离DNA中的全基因组重复序列全景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癌症及其他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基因组中重复序列的遗传变化是一个重要特征。然而,标准的测序方法难以有效地表征这些重复序列。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称为Artemis(Analysis of Repeat Elements in Disease),用于识别全基因组测序中的重复元素。通过分析多种癌症患者的组织和血浆样本,旨在探索这些重复元素的具体变化,并评估其对早期癌症检测和疾病监测的潜在应用价值。 论文来源 本研究由Akshaya V. Annapragada、Noushin Niknafs、James R. White等人共同完成,他们隶属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Sidney Kimmel综合癌症中心和医学系。该成...

多模态MRI揭示维持人类意识清醒状态的脑干连接

多模态MRI揭示维持人类意识清醒状态的脑干连接

脑科学的重大突破:多模态MRI揭示维持人类意识清醒的脑干连接 背景介绍 意识包含觉醒(wakefulness)和意识(awareness)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尽管过去两十年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在大脑皮层网络方面的显著进展,进一步理解了意识中觉醒的神经解剖基础,但对于人类觉醒的皮层下网络(subcortical networks)的理解依然非常有限。这一认识领域的缺失部分原因在于传统神经影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不足,无法区分脑干内的个别觉醒核(arousal nuclei),也难以描绘脑干与间脑、基底前脑及大脑皮层之间复杂的轴突连接轨迹。 研究来源 该研究由Brian L. Edlow等人撰写,作者隶属于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和哈佛医学院(Harva...

感觉器官的自发活动导致神经性疼痛小鼠模型中的非快速眼动睡眠破碎

研究背景与动机 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一种复杂且常见的临床问题,伴随着持久的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患者常报告自发性疼痛、触电感、灼烧痛等症状。这类疼痛的生理机制复杂,且难以找到可靠的研究模型或生物标志物,使得针对此问题开发诊断工具和有效治疗手段变得尤为困难。当前的临床和前临床研究主要依赖机械或热激引发的疼痛行为评估,但其转化价值有限,因为神经性疼痛患者主要症状是自发性疼痛,而非刺激诱发的痛觉。 在此背景下,Alexandre等人开展了一项深入研究,旨在探讨神经性疼痛如何影响小鼠的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NREMS),并找出驱动这种睡眠破碎现象的神经通路。 来源 此篇研究论文由Chloé A...

小脑-橄榄体神经元群体活动编码小鼠和患者的特发性震颤频率

小脑-橄榄体神经元群体活动编码小鼠和患者的特发性震颤频率 研究背景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是一种以动作震颤为主要特征的常见运动障碍,影响约20%的老年人口。震颤的频率和强度是ET的一些核心特征。然而,目前对震颤频率编码的神经机制仍然缺乏了解,致使现行的治疗方法在许多患者中效果并不理想,大约有一半的患者对目前的药物治疗没有反应,外科手术如深部脑刺激(DBS)虽然初步效果较好,但通常会产生治疗耐受。 近年来,研究表明小脑的突触修剪缺陷和攀爬纤维的过度生长会导致增强的小脑振荡和ET震颤。然而,确定震颤频率的具体神经编码机制仍不明确。这一研究空白使得对ET更有效的治疗缺乏理论依据。 论文来源 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是Yi-Mei Wang等,研究团队主要来自Nation...

通过Adropin减弱系统性硬化症中的成纤维细胞激活和纤维化

通过Adropin减弱系统性硬化症中的成纤维细胞激活和纤维化 皮肤和其它器官的纤维化性疾病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重大的社会经济挑战,并且现有的治疗选择有限。本文的研究背景为了解决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中的纤维化问题,研究团队主要探讨了一种名为隐N末肽(adropin)的肽激素的作用。隐N末肽由能量稳态相关基因(ENHO)编码,早期研究显示其在代谢和血管稳态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纤维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本文由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福州华山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Minrui Liang、Nicholas Dickel、Andrea-Hermina Györfi等人撰写,于2024年3月27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