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BACE1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样病理、神经退行性变和认知的关联

原题目︰《Associations of CSF BACE1 with Amyloid Pathology, Neurodegeneration, and Cogni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背景和研究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积累。β站位APP裂解酶1(BACE1)在产生A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显示,轻度认知障碍(MCI)和AD患者的皮层中BACE1活性显著增加。先前临床试验中BACE1抑制剂的引入也显示了大脑体积减少和认知恶化的副作用。因此,BACE1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中的确切角色尚未完全理解。 研究的机构与作者 该研究由Feng Gao、Mengguo Zhang、Q...

APOEε4 对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中 pTau 互作组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中APOEε4对磷酸化tau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影响 背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β-淀粉样蛋白(Aβ)在细胞外沉积和自聚集形成多种类型的Aβ沉积,以及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磷酸化tau,ptau)在神经元内积累并自组装形成神经纤维缠结为标志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也与tau病理的神经解剖进展紧密相连,这些病理标志物依次影响大脑的不同区域,遵循Thal五阶段(Aβ病理)和Braak六阶段(tau病理)。 在AD的遗传风险因素中,Apolipoprotein E基因(APOE)的多态性是主要因素,APOEε4等位基因与散发性AD的风险增加和发病年龄早期化成正相关。然而,APOEε2等位基因被认为具有保护作用。APOE是一种主...

神经解剖学教育中的摄影量测扫描

神经解剖学教育中的摄影量测扫描

神经信息学研究:多相机系统下的神经解剖学3D模型摄制 学术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的外科解剖学,包括颅骨和脊柱,具有极其复杂的三维(3D)结构,这使得学习者难以完全理解各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准确了解这些解剖关系和3D感知对于进行安全的神经外科手术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目前,教材和图谱仍然是教授人类解剖学和神经外科的标准方法(Rhoton, 2023)。然而,尸体解剖——被视为研究神经外科解剖学的最现实模型(Sotgiu et al., 2020)——成本高昂,并非所有神经外科和解剖学课程中都能普遍获得。因此,对于那些无法接触到实验室学习的学生,一种经济有效的神经解剖学教育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论文来源 这项研究论文名为《Photogrammetry Scans for Neuroanatomy...

使用单细胞转录组学表征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早衰细胞衰老

使用单细胞转录组学表征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早衰细胞衰老

阿尔茨海默病中早熟的细胞衰老特征研究:单核转录组学的应用 研究背景与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最常见的晚年痴呆症类型,其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的细胞外沉积和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其他病理特征包括小胶质细胞增多、星形胶质细胞增多、线粒体和溶酶体功能障碍及神经退行性变。衰老是AD的最大风险因素,并且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指的是细胞分裂达到所谓的“海弗利克极限”后的不可逆细胞周期停滞状态。然而,在慢性应激(如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下,增殖和非增殖细胞都可能表现出早熟的细胞衰老。细胞衰老常被用来描述通过分泌多种因子的细胞状态转换,称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 虽然之前已有证据表...

阿尔茨海默病与轻度认知障碍中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蛋白质组学差异

阿尔茨海默病与轻度认知障碍中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蛋白质组学差异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 是一种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Aβ)在脑血管中沉积所引起的疾病。它不仅在老年人和几乎所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中常见,还可以独立于其他AD相关病理单独发生。CAA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促进了AD相关临床症状的进展,并且在正常老年受试者中也与更快速的认知衰退相关。CAA的发生可能直接通过促进缺氧和神经元损伤或间接通过促进tau蛋白病理而导致认知衰退。此外,CAA还与脑出血及AD免疫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淀粉样相关脑成像异常(amyloid-related brain imaging abnormalities, ARIA)有关。 虽然CAA的发展机制目前...

Erdafitinib治疗FGFR突变或融合肿瘤的II期研究

Erdafitinib在FGFR突变或融合肿瘤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本篇学术报告基于科学论文《Phase II Study of Erdafitinib in Patients with Tumors with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or Fusions: Results from the NCI-MATCH ECOG-ACRIN Trial (EAY131) Subprotocol K2》,介绍了该研究的学术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学术背景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家族包含四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FGFR1-4),这些受体被超过20种已知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配体激活,启动信号级联反应,对细胞增殖、生存...

在具有同源重组缺陷突变的转移性实体瘤中,鲁卡帕尼和伊立替康的I期研究

研究背景 近年来,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作为治疗遗传性乳腺癌1/2(BRCA1/2)突变癌症的重要方法,展现出显著疗效。然而,针对ATM、CDK12、CHEK2等其他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基因突变的肿瘤,其疗效却不尽人意。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通过将PARP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并延长DNA损伤修复的抑制时间。 在以前的一些临床前研究中,PARP抑制剂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如伊立替康(Irinotecan)的联合使用显示了明显的协同效应。伊立替康及其活性代谢产物SN-38能够干扰DNA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从而阻止DNA链的修复...

拉丁美洲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率的前瞻性研究

题为 “Prospective Study of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Gene Mutation Prevalenc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from Latin America: Challenges and Future Approaches” 的学术报告 背景介绍 前列腺癌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tin America and Caribbean,LAC)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观察(Globocan 2020)报告,该地区共报告了214,522例前列腺癌新病例,占所有癌症的15.2%,并在男性癌症病例中占比高达29.8%。尽管LAC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略...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定量整合生存预测

精准医疗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定量综合生存预测:基于硼替佐米诱导治疗、高剂量治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 引言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特点是骨髓内有克隆性浆细胞的积聚,并与正常造血及溶骨性骨病相关联的临床症状有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高度异质化,生存时间从几个月到超过15年不等。在临床实践中,风险分层通常通过结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检测到的高风险染色体畸变和国际分期系统(ISS)进行。而目前广泛接受的标准是修订版ISS评分(R-ISS),包括血清B2-微球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和不利的预后染色体畸变。然而,现有的风险预测模型只将患者纳入两个至四个风险组内,如高风险、中高风险、中低风险及低风险组,但这些分组往往无法准确反映个体化的生存预测。因此,准确地定量预测个体患...

全癌种调研揭示MYH变异的双等位基因失活和缺陷的碱基切除修复

跨癌种研究揭示 MUTYH 基因双等位基因失活及不同类型实体瘤的碱基切除修复缺陷 研究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细胞常常暴露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氧化应激,这些应激来自于细胞呼吸的副产物以及接触各种外源性化合物。MUTYH 是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 BER)通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修复内源性和外源性来源的氧化DNA损伤。氧化损伤最常见的产物之一是8-氧-7,8-羟基鸟嘌呤(8-oxoG)。MUTYH 通过切除错误配对的腺嘌呤,防止这些氧化损伤引起的G:C到T:A转变突变,从而在多种高暴露于氧化损伤和频繁细胞分裂的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BER 通路的缺陷与突变负担增加和致癌性相关联。MUTYH 基因的双等位基因致病变异(biallelic germline pat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