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中血管壁对比增强强度分数可预测moyamoya血管病变进展

MRI中血管壁对比增强强度分数可预测moyamoya血管病变进展

这项研究探讨了在磁共振成像中动脉壁增强强度评分对预测大脑动脉环绕征病情进展的价值。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48例确诊大脑动脉环绕征患者,并进行了动脉壁增强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研究发现: 背景介绍: 大脑动脉环绕征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动脉壁成像成为研究其病理生理的新工具。本研究旨在研究动脉壁增强程度与病情进展的关联,以探索其作为疾病活跃度的影像学标志物的可能性。 论文来源: 论文作者来自德国蒂宾根大学,包括神经外科、神经放射学等相关科室的学者。论文发表于《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杂志。 研究流程: a) 对48例患者的56个时间点的磁共振成像及血管造影进行分析,共1344个血管节段; b) 在动脉壁增强成像中,测量动脉壁与垂体悬钟增强信号强度比值,将其分为1-5...

癌症患者植入硬脑膜外药物输注泵治疗顽固疼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癌症患者植入硬脑膜外药物输注泵治疗顽固疼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引言 癌症患者疼痛管理是姑息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医生们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他们的痛苦。大多数癌症患者会经历与癌症相关的疼痛,其中30%-40%的患者即使接受最大限度的药物治疗,仍存在难以控制的疼痛。硬膜外止痛泵(intrathecal pain pumps,ITPs)已成为控制癌症患者疼痛的一种选择。鉴于ITPs的潜在益处,我们希望研究在一个癌症中心使用这种疼痛管理方式的长期结果。 论文来源 本研究由来自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神经外科系的Graham M. Winston、Jeffrey H. Zimering、Christopher W. Newman、Anne S. Reiner、...

新诊断的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中不同分子亚型中切除程度阈值的研究

新诊断的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中不同分子亚型中切除程度阈值的研究

新诊断的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中不同分子亚型中切除程度阈值的研究 引言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虽然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但GBM的预后仍然很差,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左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GBM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以往的研究多关注IDH基因状态和MGMT甲基化状态,而忽视了其他分子生物学亚型与切除程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设计 本研究纳入了138例新诊断的IDH-野生型GBM患者。使用半自动软件对术前和术后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测量肿瘤体积和切除程度。同时,对肿瘤标本进行了靶向次代测序,分析了205个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的突变状态。 研究人员使用递归分区分析(recursive partit...

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或闭塞疾病的低流量旁路手术效果

这是一篇报道首尔国立大学医院对215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病患者进行低位旁路手术的治疗结果的学术论文报告。 背景介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ICAD)是导致缺血性stroke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ICAD的最佳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旁路手术是否能改善其预后尚未定论。本研究旨在分析ICAD患者接受低位旁路手术后的手术结果。 作者单位: 论文作者来自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神经外科,Yuwhan Chung等。 研究方法: 1) 病例入选标准:2003-2022年间共1018例行低位旁路术,从中筛选出215例符合ICAD诊断标准且最佳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纳入研究。 2) 手术方式:直接旁路术44例(20.5%),直接加间接复合旁路术171例(79.5%)。 3) 术前术后管理:包括规...

头皮神经阻滞缓解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波治疗期间的头痛

在这篇学术论文中,作者试图解决经颅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头痛并发症问题。头痛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耐受声波照射而不得不终止治疗。目前还没有针对这种头痛的确立的治疗方法。 作者来自日本浜松医科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学系,包括门籍真人、杉山健司、野崎孝雄、山崎智裕、难波宏树、清水幹裕和黑泽一彦等人。该论文发表于2024年的Neurosurgery杂志上。 这项研究针对mrgFUS治疗中的头痛问题,采用了头皮神经阻滞(scalp nerve block, SNB)的新方法,即在头皮周围神经注射长效局麻药如罗哌卡因等,阻断头皮神经的传入性痛觉impulse。 研究流程如下: a) 研究对象: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该医院接受mrgFUS...

首例颅咽管瘤伽马刀放射外科手术病例的55年随访

这是一篇关于颅咽管瘤首例进行伽马刀放射外科手术患者长达55年的随访报告。文章详细记录了1968年5月这位21岁女性患者的就诊经过、诊断过程、伽马刀手术细节,以及长达55年的多次随访和多种治疗措施,全面展现了她漫长的就医历程。 一、引子部分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上世纪60年代之前,颅咽管瘤手术切除存在的巨大挑战,以及当时仅有的这一治疗选择。1968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Leksell教授和Backlund教授在首饰医院成功研制出伽马刀放射手术系统,并于同年5月在一位21岁女性颅咽管瘤患者身上进行了首例手术,开创了这一里程碑式的新疗法。如今,距离那一历史性时刻已经过去55年,这位患者仍在持续随访中,成为全球记录保留时间最长的伽马刀治疗颅咽管瘤病例。 二、患者就诊及诊断过程 1966年3月,这名1...

脊柱立体定向放疗治疗伴硬脊膜延伸的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效果

椎体血管瘤是脊柱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大多数椎体血管瘤都是无症状的良性病变,但少数情况下,如果肿块生长并扩展到硬膜外腔,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就可能导致疼痛、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这种伴有硬膜外压迫的症状性椎体血管瘤(SVHEE)的治疗具有挑战性,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减压、血管栓塞、经皮椎体成形或放射治疗等多种方式联合应用。 作者介绍: 本研究由克利夫兰诊所的多学科团队完成,包括神经外科、放射肿瘤科和脊柱健康中心的多位医生,文章发表于神经外科期刊。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07-2022年期间在该中心接受stereotactic spine radiosurgery (SSRS)治疗的14例SVHEE患者。通过评估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病灶体积、Bilsky分级(评价硬...

对于呈现低阿尔伯塔卒中早期CT分数的卒中患者进行机械取栓的结果

对于呈现低阿尔伯塔卒中早期CT分数的卒中患者进行机械取栓的结果 背景介绍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大血管闭塞是导致严重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取栓术(MT)已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方法,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它在时间窗口内的效果和安全性。然而,对于存在大面积早期缺血灶的患者,MT术的获益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评估了MT术对于这类患者的疗效,结果令人鼓舞,但针对不同时间窗口患者的数据有限。 研究过程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呈现低阿尔伯塔卒中早期CT分数(ASPECTS 2-5分)的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和6-24小时内接受MT术后的结果差异。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2013-2023年间STAR(Stroke Thrombectomy and Aneurysm Regis...

腰椎或胸腰椎退行性后凸畸形中的矢状平衡失调模式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腰椎或胸腰椎退行性后凸畸形中的矢状平衡失调模式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腰椎或胸腰椎退行性后凸畸形中的矢状平衡失调模式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背景 退行性后凸畸形(degenerative kyphosis, DK)是老年脊柱最常见的变形类型。矢状平衡失调是DK的典型影像学特征,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相关。矫正手术旨在恢复理想的脊柱曲度,但不当矫正可能导致机械性并发症(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MC)。由于不同个体之间畸形模式存在差异,各种变形类型与近端或远端节段失败、钉棒断裂等MC的关联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腰椎或胸腰椎DK患者的矢状平衡失调模式,并确定每种失调模式对术后机械性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机构和作者 该研究由南京大学附属医院的脊柱外科团队完成,主要作者包括李杰、唐自扬、胡宗珊、徐彦杰、梁邦恒、邱勇、朱泽璋和刘震等。 研究方法...

尾端发育不良:基于脊髓病理胚胎发生的分类

这是一篇关于尾端发育不良(caudal agenesis)分类新方法的论文: 尾端发育不良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较低部位脊椎骨缺失。之前对尾端发育不良的分类主要基于骨缺失水平或终脊的位置,但这些分类方法是否能够很好地反映脊髓异常和神经功能缺陷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针对尾端发育不良提出了一种基于胚胎发育过程的新分类方法——胚胎发生学分类法。该分类考虑了终脊的位置、形态以及马尾的异常情况。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1985年至2019年期间89例尾端发育不良患者的影像学和神经系统评估资料,根据新分类法将患者分为”形成障碍组”、”回归障碍组”和”正常组”三组,旨在评估新分类法在反映患者神经功能缺陷和需要行脱钩术的可能性方面的价值。 研究小结 本研究纳入89例尾端发育不良患者,平均年龄39.3个月,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