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应用硝酸甘油的神经保护作用:探索性随机对照研究

基于硝酸甘油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研究:一项探索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综述 背景与研究目的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现代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 ET)显著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和患者预后,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未能恢复到卒中前的功能基线。AIS患者的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 LVO)相关死亡率仍高达15.3%,而再通后的功能独立率仅为46%。这种再通效果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差距,促使研究者探索有效的辅助神经保护策略,以进一步优化患者的长期预后。 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 GTN)作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外...

基于小波的括号时间频率β波检测:帕金森病的新见解

Parkinson’s Disease研究中的β波突发行为分析:基于小波的时频检测新框架 背景介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包括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近年来,研究发现PD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与β波段(13-35 Hz)神经活动过度同步性密切相关。传统观念认为,PD患者的β波段活动呈持续性增强状态,但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活动并非持续存在,而是以短暂突发形式(β波突发)出现,并且这些突发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在PD患者中显著增加。现有的检测方法大多聚焦于β波段的单一频率峰值,但这一局限可能忽视了β波段中其他重要的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新方法,用于识别和分析广频范围内的β波突发行为,并探讨其与运...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丘脑切开术在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患者中能够重新平衡异常的功能层级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治疗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的研究:功能层次结构的重塑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不自主震颤,尤其是在执行特定任务时表现明显。尽管传统药物治疗和深部脑刺激术(DBS)在缓解症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患者而言,治疗选择依然有限。本文研究了利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进行丘脑射频消融术(Thalamotomy)对患者脑功能框架和功能层次结构的影响,以探索其在治疗特发性震颤中的机制与价值。 研究背景及目的 特发性震颤的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主要特征是脑部功能连接的异常。已有研究表明,脑功能组织通常遵循严格的层次化原则(Hierarchical Principles),而此...

治疗ALS的奈比洛尔与多奈哌齐组合疗法研究

针对ALS的联合药物治疗:Nebivolol与Donepezil的多靶点作用研究 背景与研究目的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脊髓和大脑中的运动神经元进行性丧失,导致严重的肌肉萎缩、运动功能衰退,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现有治疗ALS的两种FDA批准药物Riluzole和Edaravone仅能延长几个月的生存期,且对功能改善效果有限。这一现状凸显了研发新疗法的紧迫性。ALS的病理机制复杂,包括炎症反应、兴奋性毒性(glutamate excitotoxicity)、氧化应激等多因素作用,给药物开发带来挑战。 本研究由Dr. Noah Biotech Inc.的研究团队主导,旨在开发一种联合药物,靶...

NRG1 III型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中持续性过表达对SOD1 G93A小鼠的ALS病理无治疗作用

持续性NRG1 III型在SOD1G93A小鼠中过表达对ALS相关病理的影响 背景与研究动机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影响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的毁灭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逐步的肌肉麻痹和最终的死亡。当前没有能够显著延缓或阻止ALS病程的有效治疗方法。尽管多个ALS小鼠模型(如携带突变SOD1基因的小鼠)在药物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临床试验中的转化效果有限。ALS的复杂发病机制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样的生长因子,Neuregulin-1(NRG1)具有多效性调节功能,并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髓鞘形成和突触发生等。尽管病毒介导的NRG1 III型基因治疗在某些ALS小鼠模型中展现出...

静脉注射普遍表达C1ORF194基因的AAV9载体改善C1ORF194敲除小鼠的CMT样神经病变

基于AAV9载体的C1ORF194基因治疗改善CMT样神经病变的研究 背景与研究动机 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遗传异质性极高的罕见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其特征是逐渐进展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伴随感觉功能缺失。尽管已有大量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投入,目前尚无针对任何类型CMT的FDA批准疗法。CMT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超过100种基因的突变,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与治疗潜力至关重要。 本研究团队此前鉴定了一个新型致病基因C1ORF194,该基因可能作为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蛋白,在钙离子稳态调节和CMT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探讨该基因的治疗潜力,作者开发了C1ORF194敲除(C1ORF194-/-)小鼠模型,用于模拟CMT病理表型。本研究基于腺相关病毒9型(AAV9)...

GYS1反义疗法在Lafora病小鼠模型中预防致病聚集体和癫痫样放电

GYS1反义治疗抑制Lafora病小鼠模型中的致病聚集物和癫痫样放电 背景与研究目的 Lafora病(Lafora Disease, LD)是一种毁灭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以青少年期的癫痫和迅速发展的痴呆为特征。患者主要携带EPM2A或EPM2B基因突变,这些基因分别编码糖原磷酸酶Laforin和E3泛素连接酶Malin,这两种酶在调节体内糖原储存中发挥关键作用。当这些蛋白功能丧失时,导致异常糖原分子(Lafora小体,Lafora Bodies, LBs)的积聚。这些Lafora小体,尤其是在脑内的聚集,会引发癫痫发作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然而,目前尚无针对Lafora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患者平均在首次发病后11年内死亡。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证明通过减少糖原合成可有效减少小鼠模型中的LBs聚...

D1R-5-HT2AR解耦通过HDAC信号传导减轻抑郁行为

D1R-5-HT2AR 解偶联通过 HDAC 信号传导缓解抑郁行为 研究背景 重度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威胁生命的心理疾病,与不良的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尽管现有多种治疗抑郁的方法,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但许多患者对这些治疗反应不佳,甚至对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抗抑郁药物表现出耐药性。这种局限性促使科学家寻找新的治疗途径。 多巴胺(Dopamine, DA)和5-羟色胺(Serotonin, 5-HT)信号通路是与情绪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重要神经递质系统。现有研究表明,多巴胺受体1(D1R)和5-羟色胺受体2A(5-HT2AR)在抑郁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这些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抑郁中...

人类胚胎的复杂嵌合体及早期发育中的非整倍性细胞

人类胚胎复杂嵌合现象研究:揭示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广泛非整倍性 背景与研究目的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y, PGT-A)是体外受精(IVF)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旨在通过筛除异常胚胎提高着床率和活产率。然而,对于人类胚胎遗传学的有限了解使得PGT-A的使用基于未被充分验证的假设与指南,这可能导致具有发育潜力的胚胎被错误地丢弃。现有研究显示,胚胎嵌合现象(mosaicism)的发生率介于2%至90%之间,但大多数研究的评估方法基于有限的多细胞样本,这可能低估了实际嵌合情况。此外,早期胚胎嵌合现象的动态变化与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仍未明晰。因此,本研究通过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与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系统...

基于新型Pix2Pix生成对抗网络增强框架的MRI脑肿瘤分类

增强型基于MRI的脑肿瘤分类研究:一种新颖的Pix2Pix生成对抗网络增强框架 脑肿瘤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性的重大健康问题。在全球每年新增数以万计的脑肿瘤病例中,患者生存率低,尤其是恶性脑肿瘤更是面临严峻的治疗挑战。如何通过早期诊断与精准分类脑肿瘤以优化治疗策略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基于人工分析的影像诊断耗时且易出错,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学习(DL)技术为脑肿瘤的自动化诊断带来了曙光。 本研究由Near East University的Efe Precious Onakpojeruo等学者完成,研究成果发表于《Brain Communications》(2024, DOI:10.1093/braincomms/fcae372)。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