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锌对健康和恶性小鼠前列腺中锌分泌的MRI成像影响

饮食锌对健康与恶性小鼠前列腺锌分泌的MRI成像影响 学术背景 锌(Zn²⁺)是生物体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酶的催化作用、转录因子的结构调控、免疫系统的调节以及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等。前列腺是人体中锌含量最高的组织之一,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患者的锌水平显著下降。这一现象引发了研究者对锌在前列腺健康与疾病中作用的关注。近年来,锌响应性MRI探针GdL1的开发使得通过MRI成像检测锌分泌成为可能,尤其是在葡萄糖刺激下锌分泌(Glucose-Stimulated Zinc Secretion, GSZS)的研究中,GdL1能够区分健康与恶性前列腺组织。 然而,饮食中锌的摄入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影响前列腺组织中锌的含量及其分泌能力。因此,本研究旨...

工程化染色体外癌基因扩增促进肿瘤发生

学术背景与问题提出 在癌症研究中,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是一种常见的突变形式,尤其是在癌基因(oncogene)的激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尽管基因扩增在癌症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如何在原代细胞和模式生物中精确模拟这些扩增仍然是一个挑战。特别是,染色体外DNA(extrachromosomal DNA, ecDNA)介导的基因扩增在癌症中尤为常见,但其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具体作用尚未完全阐明。ecDNA是一类不依赖于染色体的环状DNA分子,通常携带多个癌基因拷贝,能够通过随机分离在细胞分裂中快速积累,从而促进肿瘤的异质性和进化。 为了深入理解ecDNA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需要一种能够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精确诱导和追踪ecDNA形成的方法。然而,现有的技术手...

中和GDF-15可克服实体瘤中抗PD-1和抗PD-L1的耐药性

学术背景与问题提出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抗PD-1和抗PD-L1抗体,已成为多种癌症的一线治疗标准。然而,尽管这些疗法在某些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活性,整体响应率仍然有限,许多患者最终会出现肿瘤进展或复发。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的可溶性因子和细胞结合因子对癌症免疫反应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GDF-15)作为一种在许多癌症类型中大量产生的细胞因子,被发现能够干扰抗肿瘤免疫反应。GDF-15的阻断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与抗PD-1治疗的协同作用,提...

TCR刺激和Pifithrin-A调节提高CRISPR工程化人类T细胞的基因组安全性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的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CRISPR编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染色体异常,如大片段缺失、染色体易位和非整倍体,成为了临床应用中的一大隐患。尽管已有研究通过优化CRISPR-Cas9系统的组件来减少这些风险,但T细胞内在的特性,如T细胞受体(TCR)激活后的快速扩增,对基因组安全性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Laurenz T. Ursch等人开展了这项研究,旨在探讨TCR激活和细胞增殖对CRISPR编辑结果的影响,并寻找提高CRISPR工程化T细胞基因组安全性的策略。 论文来源 该论文由Laurenz T. Ursch、Jule S. Müschen、Julia Ritter等作者共同撰写...

通过抑制戊糖磷酸途径激活巨噬细胞清除淋巴瘤细胞

学术背景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是癌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肿瘤细胞通过与周围非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影响疾病的进展和治疗反应。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在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近年来,代谢调控在巨噬细胞功能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葡萄糖代谢和线粒体代谢对巨噬细胞极化和活性的影响。然而,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PPP)在TAMs中的功能及其对免疫调控的影响尚未被充分研究。 本研究由Anna C. Beielstein等学者进行,旨在探讨PPP抑制对巨噬细胞吞噬淋巴瘤细胞能力的影响,并揭示其背后的代谢和免疫调控机制。研...

多模态分析揭示EBV阳性和EBV阴性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肿瘤和免疫特征

Epstein-Barr病毒(EBV)是一种广泛传播的γ-1型疱疹病毒,全球约90%-95%的成年人感染了该病毒。EBV感染通常无症状,病毒通过复杂的生命周期,最终在宿主的一部分B细胞中建立潜伏感染。尽管宿主免疫系统通过自然杀伤细胞和抗病毒T细胞反应来控制EBV感染,但在免疫抑制的个体中,EBV可能驱动肿瘤发生,导致包括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在内的恶性肿瘤。PTLD是一种在器官或骨髓移植后由于免疫抑制导致的淋巴组织异常增殖的疾病,其中大部分B细胞PTLD与EBV相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例为EBV阴性。目前,EBV阳性和EBV阴性PTLD的肿瘤内在特征及其肿瘤微环境(TME)的差异尚不明确,导致现有的治疗策略对两者相似,缺乏针对性。 论文来源 这篇论文由Jiaying Toh、And...

米尔替福辛通过靶向T细胞的生物能量状态重振耗竭的T细胞

米尔替福辛通过靶向T细胞的生物能量状态重振耗竭的T细胞

学术背景 T细胞耗竭(T cell exhaustion)是免疫治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尤其是在癌症治疗中。T细胞耗竭通常发生在T细胞长期暴露于抗原刺激的情况下,导致其功能逐渐丧失,表现为效应功能下降、抑制性受体表达增加、表观遗传特征改变、细胞因子产生减少、增殖能力受损以及线粒体呼吸和糖酵解功能抑制。这种现象最初在慢性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感染的小鼠模型中被发现,但后来发现其在多种疾病中普遍存在,尤其是恶性肿瘤。耗竭的CD8+ T细胞在表型和功能上具有异质性,其中前体耗竭型T细胞(progenitor-exhausted T cells)仍具有一定的增殖能力,并能对抗PD-1检查点阻断治疗产生反应,而终末耗竭型T细胞(terminally exhausted T cells...

通过抑制IDO活性和重编程CD8+ T细胞反应进行癌症免疫治疗的工程细菌

合成生物学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应用:通过抑制IDO活性和重编程CD8+ T细胞反应进行癌症免疫治疗的工程细菌 学术背景 近年来,癌症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通过激活T细胞来对抗肿瘤。然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的代谢适应往往导致T细胞功能受损,限制了免疫治疗的效果。其中,色氨酸(Tryptophan, Trp)代谢在T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肿瘤细胞通过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IDO)消耗色氨酸,导致其代谢产物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的积累,进而抑制效应T细胞的功能,形成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尽管IDO抑制剂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潜力,但其在临床试验中面临诸多挑战,...

中风后的癌症风险与表观遗传年龄加速的关系

脑卒中后长期癌症风险与表观遗传年龄的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与意义 癌症与卒中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病与致死原因,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已受到广泛关注。据统计,约6%的癌症患者在其生命周期内会经历卒中,而卒中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则是普通人群的两倍。此外,有研究表明,卒中(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可能会先于癌症的诊断。这种复杂的病理关系凸显了理解其潜在机制的必要性。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DNAm)作为表观遗传研究的核心领域,通过对特定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评估,可以构建表观遗传时钟(epigenetic clocks),从而准确预测个体的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e, B-age)。研究显示,加速的生物年龄与癌症和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然而,关于卒中后癌症风险与生...

可切除肢端黑色素瘤的新辅助溶瘤病毒OrienX010与托瑞帕利单抗联合治疗的Ib期研究

新辅助溶瘤病毒OrienX010联合抗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可切除肢端黑色素瘤:I期b临床试验 背景 肢端黑色素瘤(Acral Melanoma, AM)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黑色素瘤亚型,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占黑色素瘤病例的约40%。尽管近年来黑色素瘤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有的免疫疗法对AM的疗效有限,且缺乏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AM独特的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免疫抑制状态使其对单一抗PD-1治疗反应率低,生存期较短。 近年来,新辅助免疫治疗被认为比单纯术后辅助治疗更能诱导强大的免疫应答,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溶瘤病毒治疗则通过改造“免疫冷”肿瘤微环境为“免疫热”状态,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协同治疗提供可能性。然而,AM对目前溶瘤病毒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