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非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新辅助卡博替尼治疗:一项2期试验

学术背景介绍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快速上升的癌症之一,尤其在年轻患者和少数族裔中更为常见。在美国,2024年预计将有81,610例新诊断的肾细胞癌病例,其中约30%会发展为转移性肾细胞癌。对于局部晚期肾细胞癌,初始治疗通常是部分或根治性肾切除术。然而,尽管手术能够治愈许多患者,仍有约5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由于高复发率,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探索通过强化治疗来改善患者的预后。例如,术后辅助性抗PD-1治疗已被证明对总体生存率有微小但显著的改善。然而,关于新辅助治疗(即在手术前进行的治疗)是否能带来额外益处的探索仍在进行中。 新辅助治疗的初衷是通过缩小肿瘤体积,使原本无法手术的肿瘤变得可切除,或使部分患者能够接受保留肾单位的手术(即部分...

癌症患者围手术期循环DNA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的关联研究

学术背景 循环DNA(circulating DNA, cirdna)近年来在肿瘤诊断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癌症的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cirdna不仅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的基因突变,还可以在治疗监测、癌症复发监测以及癌症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关于cirdna在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的动态变化及其来源的研究仍然较少。手术作为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手段,其伴随的组织损伤、炎症反应以及免疫细胞的激活可能导致cirdna的释放增加。此外,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在术后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并与cirdna的释放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

TP53特异性突变作为乳腺癌同源重组缺陷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一项临床下一代测序研究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基因突变和信号通路异常。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 HRD)是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分子特征,与患者对PARP抑制剂(PARPi)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HRD通常由BRCA1/2基因突变引起,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他基因的突变也可能导致HRD。TP53基因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其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基因组稳定性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TP53突变与HRD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探索TP53特异性突变在乳腺癌HRD中的潜在作用,并评估其作为PARPi治疗生物标...

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细胞游离肿瘤DNA分析的突变频率、测试意图及临床影响

学术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尤其是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其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标志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循环肿瘤DNA(ctDNA,circulating tumor DNA)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能够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肿瘤的基因突变,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ctDNA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突变频率的分布、检测的动机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等。 为了探索ctDNA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潜力,德国PraegNANT注册研究(Prospective Academic Transl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Oncological Health Care...

通过SOX4靶向ESM1促进婴儿血管瘤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的进展

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 IH)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发病率约为4%-10%。尽管大多数IH病例会自发消退,但部分病例可能导致永久性色素沉着、纤维组织积累和瘢痕形成,影响儿童的外观和生活质量。此外,某些IH病例可能伴随出血、疼痛、感染和溃疡,甚至导致器官衰竭、视力障碍、关节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深入研究IH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SOX4是SOX基因家族的一员,作为一种关键的转录因子,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SOX4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PI3K/AKT等信号通路促进肿瘤进展。然而,SOX4在IH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SOX4在IH发展中的功能及其潜在机制,以...

基于全切片图像的结直肠癌三级淋巴结构预测生存率的比较分析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近年来,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TL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与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TLS是由B细胞和T细胞组成的免疫细胞聚集结构,类似于次级淋巴器官(Secondary Lymphoid Organs, SLO),在非淋巴组织中形成,并在慢性炎症或肿瘤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多项研究表明TLS的存在与多种实体瘤的预后改善相关,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具体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且TLS的定义和量化方法尚未统一,这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来自中国多家医院的科研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研究...

CRISP3在宫颈癌中的下调及其临床意义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是全球女性中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据统计,2020年全球新增宫颈癌病例超过6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34万例。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持续感染,尤其是HPV16和HPV18型。尽管HPV疫苗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但由于疫苗覆盖率不均以及已感染人群的治疗需求,宫颈癌的防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成为宫颈癌研究的重要方向。CRISP3(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 3,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3)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在多种癌症中引起了...

外泌体介导的癌细胞亚型间通讯促进鼻咽癌转移及不良预后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尤其在东南亚和南中国地区发病率较高。尽管近年来在鼻咽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尤其是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肿瘤异质性(tumor heterogeneity)是癌症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肿瘤内不同细胞亚型在基因表达、功能和行为上存在差异。这种异质性在肿瘤的起始、进展和治疗抵抗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鼻咽癌细胞亚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肿瘤转移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 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能够携带蛋白质、RNA和DNA等分子,介导细胞间的通信。近年来,外泌体在癌症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尤其是在肿瘤微环境(tumor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数据整合在乳腺癌无病生存预测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早期干预和适当治疗已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仍有约30%的病例会复发并发生远处转移,导致5年生存率低于23%。传统的临床预测方法,如生物标志物、临床影像和分子检测,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敏感性低、成本高、可用性有限,且存在患者内部的异质性等问题。因此,开发新的方法来可靠地预测术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和生存率,以便及时干预和改善整体预后,成为当前研究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乳腺癌的预后预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AI技术,能够从复杂的多模态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结合病理图像、分子数据和临床信息,有望显著提高乳腺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的预测准确性。然而,现...

通过抑制角鲨烯环氧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抑制剂RSL3协同克服肺鳞癌氧化应激耐药性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一种亚型,占所有NSCLC病例的20%-30%。尽管近年来肺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LUSC仍然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手段,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胆固醇代谢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 SQLE)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已有研究表明SQLE在多种癌症中具有促癌作用,但其在LUSC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此外,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和铁死亡(Ferrop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