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特拉斯策略:打破恶性脑肿瘤连接屏障的路线图

恶性脑肿瘤中的细胞网络连接与治疗策略 学术背景 恶性脑肿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在肿瘤生物学和治疗手段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胶质母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期仍然仅为15-18个月,且尚无根治方法。传统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的效果有限,主要原因在于肿瘤细胞的微侵袭性和异质性,导致肿瘤细胞能够逃避治疗并复发。 近年来,研究发现恶性脑肿瘤并非仅仅是失控的细胞增殖,而是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胞网络。这些网络通过肿瘤微管(tumour microtubes, TMs)和间隙连接(gap junctions)实现细胞间的通信和物质交换,增强了肿瘤的耐药性和侵袭性。因此,如何打破这些细胞网络的连接,成为治疗恶性脑肿瘤的新方向。 论...

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观遗传多样性

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观遗传多样性 学术背景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其预后仍然极差,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期仅为14个月。胶质母细胞瘤的显著异质性是其治疗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异质性不仅体现在肿瘤内部(即同一肿瘤内不同细胞和分子群体的多样性),还体现在不同患者之间的肿瘤差异。传统上,这种患者间的异质性主要归因于不同患者中发生的遗传事件。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epigenetic regulation)在胶质母细胞瘤的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显著影响了肿瘤的异质性。 表观遗传调控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染色质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

靶向SRSF10可能抑制M2巨噬细胞极化并增强肝细胞癌中的抗PD-1治疗

SRSF10在肝细胞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学术背景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排名第六的癌症,其死亡率位居第三。尽管手术切除是HC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高复发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类型中显示出显著疗效,尤其是在黑色素瘤和肺癌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HCC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如PD-1/PD-L1抗体)的响应率不足30%,且总体生存率未见显著改善。这一局限性主要归因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异质性和免疫抑制特性。 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在HCC的免疫抑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分为促炎的M1型和抗炎的M2型。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

色氨酸2,3-双加氧酶阳性基质成纤维细胞通过犬尿氨酸介导的铁死亡抵抗和T细胞功能障碍促进乳腺癌肺转移

乳腺癌肺转移中的基质成纤维细胞作用机制研究 背景介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而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但其转移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肿瘤转移的过程不仅涉及肿瘤细胞本身的特性,还与其所处的微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尤其是成纤维细胞,在肿瘤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关于这些成纤维细胞在肺转移中的具体作用及其异质性,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本研究旨在揭示乳腺癌肺转移过程中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并探讨其在肺转移形成中的具体作用。通过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等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特定的基质成纤维细胞亚群,这些细胞通过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介导的机制,帮...

局部TSH/TSHR信号促进结直肠癌中CD8+ T细胞耗竭和免疫逃逸

TSH/TSHR信号在结直肠癌中促进CD8+ T细胞耗竭和免疫逃逸 背景介绍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疗法在某些患者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大多数患者对ICB疗法反应不佳,尤其是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 MSS)型结直肠癌患者。CD8+ 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的功能耗竭是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治疗耐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已有研究表明激素如瘦素、类固醇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对T细胞功能有影响,但甲状腺刺激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

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景观与治疗方向

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 学术背景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致命性。尽管在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标准治疗手段下,患者的生存期仍然非常有限,中位生存期仅为12-16个月,五年生存率仅为6.8%。近年来,免疫疗法在其他实体瘤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却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这主要是因为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具有“免疫冷”特性,即免疫细胞浸润较少,且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在肿瘤微环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TAMs主要由脑内固有的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和外周骨髓来...

从临床到实验室:基于最新分类更新和脑肿瘤网络动物模型的癫痫相关肿瘤新见解

癫痫相关肿瘤的最新分类与动物模型研究 背景介绍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患者伴有脑肿瘤,尤其是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low-grade neuroepithelial tumors, LGNTs)。这些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但与药物难治性癫痫高度相关。尽管近年来对这类肿瘤的研究有所增加,但针对其抗癫痫和抗肿瘤的特效药物仍未问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肿瘤与癫痫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始利用动物模型来模拟肿瘤的生长及其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 本文由Silvia Cases-Cunillera、Lea L. Friker、Philipp Müller、Albert J. Becker和Gerrit H. Gielen等作者撰写,发表于2024年6月的《Molecular Oncology》期刊。研究...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多面治疗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多面治疗作用 学术背景 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 HGG)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最具侵袭性和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约80%。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最恶性的形式,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GBM的预后较差,主要归因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阻碍了治疗药物进入肿瘤部位。因此,识别能够有效跨越BBB并靶向肿瘤信号通路的药物递送系统至关重要。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Family, LDLR)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健康和参与神经系统疾病或癌症中起着关键作用。LDLR家族成员在肿瘤细...

大鼠体内通过血脑屏障的伊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递送研究

通过血脑屏障递送酶替代疗法治疗亨特综合征 背景介绍 亨特综合征(Mucopolysaccharidosis II, MPS I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由iduronate-2-sulfatase (IDS)酶缺乏引起。这种酶的缺乏导致糖胺聚糖(如硫酸乙酰肝素和硫酸皮肤素)在细胞和组织中积累,进而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病变。尽管酶替代疗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在治疗周围组织症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存在,传统的静脉注射ERT无法有效缓解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变。 血脑屏障是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紧密连接形成的,能够阻止大多数大分子物质进入大脑。因此,如何将大分子药物(...

松弛素2通过ERK-nNOS-NO通路减轻大鼠脑室周围出血后的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

rh-relaxin-2通过ERK-nNOS-NO通路减轻大鼠脑室出血后的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 学术背景 脑室出血(Germinal Matrix Hemorrhage, GMH)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尤其在早产儿中,它是导致脑损伤的主要原因。GMH不仅会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还会导致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进而引发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被认为是GMH后遗症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寻找有效的抗氧化和抗凋亡策略对于减轻GMH后的脑损伤至关重要。 Relaxin-2是一种胰岛素样肽家族的成员,通过与Relaxin家族肽受体1(RXFP1)结合,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先前的研究表明,Relaxin-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抗氧化和抗凋亡的作用,但其在GMH中的作用尚未明确。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