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M39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靶点:共转录剪接的破坏

靶向RBM39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潜力研究 背景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尽管通过标准化疗方法的前线疗法,其缓解率较高,但对于复发和难治性B-A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不足50%,在特定细胞亚型(如Ph-like ALL、KMT2A重排以及MEF2D融合等)中预后更差。针对复发/难治性B-ALL的有效治疗策略已成为血液肿瘤学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异常RNA剪接被广泛发现在包括ALL在内的多种癌症中,并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RBM39(RNA-binding motif protein 39),一种与RNA剪接相关的蛋白,通过促进外显子插入在...

端粒生物学障碍的克隆景观和临床结果:体细胞救援和癌症突变

克隆性特征与端粒生物学疾病的临床结局:体细胞补救与癌症突变 学术背景与研究动机 端粒生物学疾病(Telomere Biology Disorders, TBDs)是一组由端粒相关基因存在致病性种系变异(pathogenic germ line variants, PGVs)所引发的疾病,这些疾病表现出多器官病变,并显著增加了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然而,TBD患者中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CH)的特点及其与癌症发展和生存率的关联仍不完全清楚。CH常被认为是癌症发生的标志,并与不良生存结果有关,但目前关于TBD中CH的研究因患者样本量较小,限制了对于基因型—表型关联及克隆性恶性进展标志物的探索。 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团队旨在通过对一大规模TBD患者队列的深度分析,描绘...

三重暴露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中ide-cel与标准疗法的比较:KARMMA-3试验更新分析

最新研究报道: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对三药暴露(TCE)复发及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延长——基于KARMMA-3临床试验的分析结果 学术背景及研究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经过多线治疗后,疾病最终仍会复发甚至变得难治,预后逐步恶化,尤其是经历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CD38单抗三类药物(三药暴露,TCE)治疗后,治疗选择极为有限,疾病控制的效果不佳,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既往数据显示,这一人群在采用常规治疗时,进展无疾病生存期(PFS)约为3-5个月,总生存期(OS)仅为9-22个月。此外,已有研究表明,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潜在的高效治疗手段,但相关研究不足,如何制定CAR-T疗法与传统标...

Teclistamab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关于Teclistamab在抗BCMA治疗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解读 学术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来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随着近些年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总体生存率显著提高。然而,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RMM)患者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当患者对三种主要的治疗手段(免疫调节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抗CD38单克隆抗体)均产生耐药性后,随着病情的复发或进展,他们的治疗选择变得有限。 B细胞成熟抗原(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是MM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针对BCMA的疗法,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

FTO基因内含子8的局部缺失激活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IRX3致癌基因

阶段性染色体缺失导致 T 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中的 IRX3 致癌基因激活研究 在癌症研究领域,非编码基因组的调控机制一直是探索的重点,尤其是癌基因(oncogene)如何通过非传统调控途径被异常激活。这篇论文由 Sunniyat Rahman 等学者撰写,发表于 2024 年《Blood》杂志,详细阐述了在 T 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ALL)中,IRX3 致癌基因通过非编码基因组的焦点缺失(focal deletion)实现异常激活的全新机制。此项研究由来自多个国际顶尖机构的科学家共同完成,包括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G...

癌症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病率、风险因素及预后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癌症患者出血风险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基于维也纳癌症、血栓和出血研究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综述 学术背景与研究动机 癌症患者常伴随血栓和止血功能紊乱(hemostatic dysregulation),但相关研究数据主要集中在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而关于出血事件的数据较为稀缺。由于出血事件在临床上的潜在危害性,如死亡风险的明显增加,深入理解其风险因素及临床模式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抗凝治疗作为预防和治疗VTE的重要手段,提高了癌症患者的出血风险,进一步使得全方位评估血栓与出血的风险成为必要。现有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工具多基于非癌症人群,无法为癌症患者提供准确的预测模型。 为填补这一数据空白,研...

靶向突变钙网蛋白的单克隆抗体INCA033989抑制MPN的致癌功能

用于靶向突变型钙网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INCA033989 在治疗髓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背景介绍:钙网蛋白突变驱动的骨髓增殖性肿瘤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简称 MPN)是一类由多能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发生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血液恶性疾病,其中突变主要影响 JAK2、CALR(钙网蛋白,Calreticulin)和 MPL 基因。MPN 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 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 MF)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根据文献报道,钙网蛋白突变(mutCALR)是仅次于 J...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抗代谢药物剂量强度与不良结果的关系:COG-AALL03N1报告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抗代谢物剂量强度与不良结局研究综述 背景与研究问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当前治疗策略包括基于风险的诱导治疗、对治疗反应进行调整的诱导后治疗,以及以每日口服巯嘌呤(6-Mercaptopurine, 6-MP)和每周口服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为核心的维持治疗。长期以来,研究表明,足够的抗代谢物系统暴露对于持续缓解至关重要。然而,为了在确保药物暴露的同时减少复发风险,抗代谢物剂量的调整策略是否会引发其他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至今仍存在争议。 以往研究常常忽略抗代谢物服药依从性对复发风险的影响,而这可能直接影响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反应以及患儿最终预后。在此背...

维奈托克和阿扎胞苷治疗初治AML患者的遗传风险分层和结果

基于 Venetoclax 和 Azacitidine 治疗的 AML 患者的遗传风险分层与预后分析 学术背景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预后与患者的遗传特征密切相关。欧洲白血病网络(ELN)2017 和 2022 年发布的 AML 风险分层系统基于患者对强化化疗的反应,主要用于年轻患者。然而,对于不适合强化化疗的老年 AML 患者,尤其是接受 Venetoclax 和 Azacitidine 联合治疗的患者,ELN 风险分层系统的适用性尚不明确。Venetoclax 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 BCL-2 抑制剂,与 Azacitidine 联合使用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不适合强化化疗的新诊断 AML 患者。尽管该联合疗法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和较长的总生...

达雷妥尤单抗在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DELPHINUS研究

达雷妥尤单抗在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DELPHINUS研究 学术背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L)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新诊断的ALL和LL患者治愈率较高,但仍有10%至25%的患者在初次治疗后复发或难治,尤其是T细胞ALL/LL患者的预后较差。复发/难治性ALL/LL的治疗选择有限,且现有的治疗方案往往伴随较高的毒性和较低的疗效。近年来,针对B细胞ALL的免疫治疗(如Blinatumomab、Inotuzumab Ozogamicin和CAR-T细胞疗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T细胞ALL/LL的治疗仍然面临挑战,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免疫靶点和标准再诱导方案的低反应率。 CD38是一种在T细胞ALL/LL中高表达的抗...